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 / 市州县机关党建
铜仁市直机关工委坚持“五点定位” 建设“五型机关”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是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使命任务。铜仁市坚持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引领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三个表率”,努力做政治过硬、组织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业绩过硬的模范,把全市各级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模范机关建设必须强化各级机关的政治属性,树牢党员干部的政治机关意识,从而把牢机关建设和机关工作的政治方向。一是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开展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教育,强化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规范机关党员干部政治言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实效上、言行上。二是深化创新理论武装。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机关各部门举办的培训中,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定期组织评选市级机关“精品党课”。三是优化学习制度机制。坚持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支部学习为基础、党员自学为补充的基本学习制度,每周固定学习日,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开通“学习强国・铜仁频道”,坚持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扎实开展书香机关建设。
市直机关各部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执行者,“围绕中心”和“服务群众”是有机统一体,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当先锋作表率。一是在“两场战役”上用力。深化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帮扶、党支部结对联建帮扶、党员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选好管好脱贫攻坚督导干部,尽锐出战脱贫攻坚。新冠疫情发生后,引领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二是在围绕中心上用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一区五地”奋斗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落实“减免缓返补”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在服务群众上用情。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企业送政策上门。
教育引领各级机关强化政治担当,树牢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巩固创新成果。深化“五标五有”工作法,坚持月提示季调度,严格落实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动态管理。二是推动改革创新。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和省委决策部署,紧扣打赢“两场战役”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如“留雁行动”“新租贷”等各具特色、惠及民生的改革成果。三是突出品牌创建。印发《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市直机关各部门按照“一部门一品牌”原则,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中心任务,大胆创新,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总结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机关党建品牌50多个,机关党建品牌集群效应开始彰显。
机关建设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去完成,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激发机关活力。一是注重关心关怀。春节期间,组织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因公牺牲党员干部遗属进行走访慰问。疫情防控期间,慰问卫生、医疗、公安等战“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二是激励担当作为。全面推行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5”关怀激励体系和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注重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一线中选拔干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突击队等形式激励党员争先进、创一流、树标杆、做模范。三是强化党群共建。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指导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机关群团组织广泛开展“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打赢歼灭战・同步奔小康”等主题实践活动,机关群团组织活力和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增强。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聚人心、树形象,转作风、带队伍、聚合力、促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坚持“严”的主基调。研究制定《铜仁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试行)》,进一步压实机关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市直机关科室负责人开展廉政承诺、“三述”评议活动。二是深化“四风”问题整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下发节假日监督检查《工作提示》,组织节前、节中、节后现场查访,开展常态化预防提醒谈话。三是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铜仁市直机关通过不断加强模范机关创建,在打赢“两场战役”、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果,呈现出“理论武装有声有色、服务中心有力有效、队伍建设有模有样、改革创新有胆有识、政治生态有规有矩”的特点,为全市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机关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党员干部不断汲取新知、开阔视野、砥砺思想、提升素质,更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市直机关助力全市1531个贫困村成功出列,全市“三大区块”“九大产业链”的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审核人:花维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