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 / 市州县机关党建
务川县“三强三破”推进“双在双奉献”
“三强三破”推进“双在双奉献”
――务川县推进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与探索
为贯彻落实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贵州省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20条措施、遵义市委关于建设“六化社区・幸福城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务川县结合实际开展“双在双奉献”(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工作,推动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
一、创新背景
务川县有都濡、丹砂、大坪3个街道18个城市社区,城市总人口达13.2万人。全县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2000人,干部职工3000人。长期以来,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围绕中心、服务社区群众工作做得不深,干部职工融入城市社区治理不够,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发挥不好,存在力量分散、管理不精准、工作不实“三大难题”。近年来,务川县开展“双在双奉献”,成立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义工团110个,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以“三强三破”方式深度推进“双在双奉献”,探索出一条具有务川特色的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有效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工作统筹,破解力量分散难题
一是三级联动。为有效推动工作,便于统筹调度,坚持县级统筹、街道主责、社区统管三级联动。县级层面印发“双在双奉献”相关文件3次,召开全县“双在双奉献”调度会2次,问题分析研判会5次;街道履行主体责任,定期召集有关部门分析存在问题,研判解决措施。收集社区反馈问题326件,分析研判解决问题312件,向县级移交重点难点问题14件;社区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双在双奉献”台账,收集社区居民问题需求清单,分派到网格抓落实。到社区报到人员5000人,收集群众需求550余件,分派任务550余件,完成任务500余件,正在完成50余件,群众好评率100%。如,疫情防控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网格值勤1300余次,运送防控物资近300批(次)。开展慰问活动30余次,慰问300余人次。
二是部门联抓。为确保工作不留死角,不漏盲区,坚持县直部门、城市街道齐抓共管。派出单位督促干部职工到社区开展工作,对干部职工进行监督,落实部门工作任务。社区结对共建牵头部门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街道及时将干部职工工作情况反馈到县直部门,及时跟踪督促,确保工作开展。13家牵头部门共召开联席会议50余次,解决问题180余件;县直部门围绕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开展工作,为社区解决问题130余件,涉及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如:县委办在结对共建社区打造市民驿站3个,涉及资金近100万元。县委政法委为结对共建社区安装门禁系统,投入资金20余万元。
三是党群联动。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汇聚基层力量,坚持党员群众相结合,集中联动。每个网格组建党员突击队,专门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坚,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解决小区内部事务的积极性。如:丹砂街道洪渡社区洪渡河小区新建市民驿站,因需占用小区公共用地,遭到业主反对。小区“双在双奉献”包保单位牵头,出动党员突击队,动员群众代表参与,逐一做通居民思想工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三单”落实,破解管理不精准难题
一是群众点单。为确保任务落实,下足“点”上功夫。社区群众结合需求,向网格内党员干部点单,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为群众“上菜”,群众根据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有效监督党员干部工作落地落实。如,群众有法律咨询需求,可以向网格内从事司法工作的同志点单;有生产经营方面的需求,可以向从事行政审批或向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同志点单。总之,只要群众有需要,都能一一回应。开展“双在双奉献”以来,群众累计点单2500余次,好评率100%。
二是社区派单。为保证服务精准,写好“派”字文章。社区结合实际,立足小区发展,收集需求清单,根据任务性质并结合党员干部能力特长等精准派单,规定任务完成时限,任务完成质量接受社区监督,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落实,限时办结销号。如,社区收集到某小区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将该任务分派给网格内从事综合行政执法的同志完成,做到精准派单。“双在双奉献”开展以来,社区共派单350余次,好评率100%。
三是党员领单。为有效落实任务,做实“领”后工作。党员干部按照群众点单和社区派单两条线进行领单,结合实际完成任务,长期不领取任务或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由社区进行登记,报上级组织和主管部门研究处理,纳入年终考评,有效推动任务落实。如,某名党员干部领了社区或者群众点的单,就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将任务完成情况报社区登记备案,只有经过社区登记备案并销号和群众认可的任务才能算有效服务。如领单后未按时完成任务,群众不认可,社区不予备案销号,将纳入负面清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促使党员干部积极领单,高标准完成任务。
(三)强化督查问责,破解工作不实难题
一是严格工作标准。为实现“组织共驻、党群共建、社会共治、全民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制定了3张工作清单和1张负面清单,强化工作标准,保证工作质量。制定单位党组织到共驻社区工作清单,每个单位党组织必须到一个社区报到并包保一个网格。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制定了10项共性工作内容;制定在职党员干部工作清单,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围绕“三当三引领”(当好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引领群众听党话;当好社区建设的“示范员”,引领群众跟党走;当好社区群众的“服务员”,引领群众感党恩),制定了7项重点工作内容;制定社区党组织工作清单,结合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实际拟定了社区党组织6项工作内容;制定在职党员干部负面清单,结合社区治理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给全县在职党员、干部职工拟定了8项负面清单内容,严格对照检查。
二是严格督导考核。为确保“双在双奉献”落地见效,县级层面成立工作督导组,定期对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双在双奉献”情况进行督导。严格按照3张工作清单和1张负面清单进行督导,并将督导情况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将党员干部职工“双在双奉献”情况纳入评先选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县级层面开展督导5次,行业领域开展督导6次,实现工作督导全覆盖。
三是严格问责问效。为有效推动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问效。全县点名通报5次,通报单位21个,通报个人42人,约谈部门主要领导5人,约谈部门分管领导21人。如:都濡街道务星社区、县公安局等单位因工作开展不力被全县通报批评,主要负责人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上作表态发言,由县委组织部对分管领导进行警示约谈,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确保任务落实。
三、主要成效
(一)党员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双在双奉献”开展以来,党员干部走在群众的前面,冲在困难的前面,干在工作的前面。切实履行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职责,努力取得群众的信任,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问题,带头落实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多部门有效衔接联动,社区成立“自协会”,选优配强“自协会”班子,以“群众+党员”模式统一管理社区网格人员,督促其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民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问题,调处邻里纠纷,创建文明社区。群众矛盾少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三)社区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双在双奉献”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讨,根据群众需求,在居民小区内就办理民生相关业务,调解了群众矛盾,宣传了党的声音,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能和群众满意度。资源有效整合,工作更为顺畅,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四、经验启示
(一)“双在双奉献”,是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有益探索
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机关党建在各领域中起到风向标作用,必须走在前、作表率。开展“双在双奉献”,就是将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利用城市社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当前,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转型期,同时也是城市社区综合治理面临重大挑战和考验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区治理新问题,如何在这种挑战和考验中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务川开展“双在双奉献”,推动机关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有机融合,引领形成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双在双奉献”,是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
开展“双在双奉献”,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进社区报到,开展服务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完成工作,这对党员干部本身是一种考验。机关基层党组织如何组织好党员干部进社区报到,如何组织开展工作,如何对8小时外的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这对机关基层党组织更是一种考验。要使工作有效推动,任务得到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就必须在这种不同环境中提升组织力,才能有效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报到并开展工作,才能对8小时外党员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在这种考验中增强党建本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务川将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在城市基层一线历练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在困难和挑战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发挥了机关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堡垒作用。
(三)“双在双奉献”,是新形势下机关党建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
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才能找准职责定位。开展“双在双奉献”,党员干部围绕“三当三引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巩卫创文、基层治理等开展工作,将机关资源优势融入城市社区发展,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既是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也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体现。
(四)“双在双奉献”,是激发社区居民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整合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以“双在双奉献”为载体促进服务型党组织向小区、楼栋、市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延伸,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党建组织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汇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便民服务设施等建设。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规定,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社会诚信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