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 / 市州县机关党建
借党建之力 抓“五个聚焦” 推进新时代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党校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持把党校姓党、质量立校、从严治校贯穿始终,发挥了党校在干部培训主渠道、党性锻炼大熔炉、时政宣讲主阵地作用,以“五个聚焦”为抓手,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强党性。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党校工作全过程。制定《关于贯彻党校姓党和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校委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把是否讲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标准,在干部教育、教学布局、学科建设、课堂教授、学员管理方面突出政治要求,加强对教学、宣讲、科研的政治把关,从严执行政治标准,把政治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党校这块特殊阵地的“思想看齐”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设置了30多个讲题,做到有班必讲,推动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扎实抓好校委会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警示教育、先进典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感恩教育,开展“爱党爱校爱家”、岗位练兵、主题党日、周二例会学习等活动,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聚焦主业主课,教学科研提质量。
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主课,坚持以“用学术讲政治”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总抓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和科研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一是科学设置班次和学制。坚持全员覆盖分层分类培训,调整学制,扩大培训面,确保高质量完成主体班培训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的服务标准,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二是开展质量测评。为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APP小程序开展测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优良率达99.5%。三是优化教学布局。在教学安排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所占比重达60%以上。四是丰富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围绕党的理论、党性教育及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等进行专题辅导和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组织到凯里党史陈列馆开展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晨读经典:安排课前30分钟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晨读经典诵读活动;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电影教学等方式开展学员警示教育;实践教育:结合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秋收抢收劳动实践;班级活动:通过班级党小组生活会、演讲活动、红色电影、文体活动、读书沙龙等方式进行。五是开设特色课程。开发了黔东南“大健康”战略行动、黔东南脱贫攻坚、黔东南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利用、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黔东南基层党建、农村集体经济等16门,逐步建立州、县两级党校教学联动机制,组建团队围绕红色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乡村治理、基层党建、产业振兴、生态文明实践等进行课程开发,打造独具特色地方课程品牌。
聚焦管理创新,办学治校有提升。
结合党校实际,探索了一套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符合党校发展特点的管理体系。一是强抓教师队伍管理。制定了绩效目标考核办法以及教学宣讲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科研资政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激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多出精品出成果;实施“科研能手、服务标兵、教学名师”工程,组织开展评选活动,激励教职工争先创优,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实行专职教师定额竞争、动态管理、一年一调整机制,对学员评价较差、工作量化考核排位未达到要求的专职教师坚决退出专职岗位,对教学效果好、水平高的兼职教师转进专职岗位;制定了教学创新意见,针对年青干部培养不足的状况,分别设立了“80”“85”“9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大规模开展轮岗交流,让年轻干部实现多岗位锻炼,同时积极鼓励提升学历层次,现有博士1名,培养在职博士1名;加强纪律管理,开发了智慧校园微信小程序,运用APP加强学员管理和教职工管理。二是狠抓学员教育管理。突出一个“严”字,以完善的制度实现从严管理。修订了《班主任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请销假程序制度》和《疫情期间学员纪律要求》等制度,确保学员管理工作做到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做事,依法依规实施管理;突出一个“实”字,以务实的作风规范学员档案。整理完成2015年―2019年主体班学员学员档案1436份,发放学员结业证400余份;突出一个“新”字,以创新的举措激发学员活力。开展“第二课堂”,设置学员“电影日”,每周二晚定期播放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影片,举办读书沙龙、晨读活动、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进一步丰富学员课外活动。
聚焦制度建设,校风学风促转变。
以州委第十轮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转变校风学风。一是健全校委会领导机制。完善了校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重要事项报告、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有效地规范了领导行为。二是推进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了职称评聘、教师竞课、教师外出讲课、班主任管理、教研活动、教师听课、学员管理、县级党校办学评估等办法,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三是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了全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先行先试工作,制定了校委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森林管护区”创建工作方案和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实施方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机关党委工作制度、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办学治校提供保障。
聚焦中心工作,战疫创模齐发力。
一是脱贫攻坚尽锐出战。加大定点帮扶力度,组织挂牌督战突击队3个,投入帮扶资金41.3万元,70%的干部职工站在帮扶一线,有效帮助扶贫点精彩出列。今年,有2名干部职工获得州级脱贫攻坚表彰、5名获得县级表彰,帮扶成效显著,我校被列为脱贫攻坚帮扶优秀等次、排名第5位。二是打好“战役”攻坚战。迎疫情而上,主动担当作为,派出9名干部防控志愿服务。我校列为疫情留观点后,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我州战疫作出了贡献,得到州领导认可。为疫情防控留观点垫付床上用品416套约80万元,垫付水电费、物业费80余万元。三是创建模范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当“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要求,涌现出了一批教学名师、科研能手、文明标兵。现有2名黔东南干部教育名师、2名全省党校系统教学领军人才、精品课获得者1名,1名教师获得州直机关“文明标兵”表彰、1名教师获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先进工作者表彰,学校被评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先进单位,同时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审核人:花维竺)